当前位置: 首页 欧洲历史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优势

编辑:爱上历史发布时间:2022-01-02 22:30

说起无人驾驶飞行器,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可以说有史以来最大的。虽然,苏联人对于其设计的初衷,是用来载人的。其伟大的处女航行,却是在无人驾驶状态的。

上世纪80年代初,美苏在太空争霸,苏联解体前3年(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完成了其惊鸿一瞥的无人航行,让世界为之震惊。

无论从从哪个方面来讲,“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都完胜其竞争对手--美国人于1981年试飞成功的有人驾驶航天飞机。更要命的是,它还是有人驾驶。

说到它是世界最大的,有如下参数可以说明;该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

美国人“全球鹰翼展35.4米,长13.5米,高4.62米,最大飞行速度644千米/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3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

无论是起飞重量、运载能力、飞行速度、留空能力等,全球鹰都无法和二十多年前的暴风雪相提并论。更何况,依照当时的技术和科技能力,苏联人将“暴风雪号”做到无人和有人双重模式的飞行器,在人类航空航天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

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可以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暴风雪”号在某些技术方面优于美国的航天飞机,主要表现在:

1、航天飞机上的主发动机是在“能源”号火箭上,大大地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虽然它比美国的航天飞机略大了一些,但它的重量反而减轻了约5吨,这样就可以多装一些有效负荷。

2、“能源”号火箭可以一箭多用,既可以发射航天飞机,也可以发射别的航天器,适应了当时苏联太空军备竞赛的需要。而且“能源”号火箭可以分段回收,重复使用,提高效益。

3、“能源”号火箭一、二级均采用液体推进剂,因而火箭的可靠性较高。而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万一发生故障,可用自身的机动发动机使航天飞机进入较低的轨道或立即返回发射场,大大提高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能。

4、“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虽然没有主发动机,但有两台小型机动发动机,着落时如果第一次着落不成,还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拉起来,再次进行着落,安全性能比较高。

5、“暴风雪”号在轨道运行时,完全依靠无人自动驾驶,其技术难度更大。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