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清朝历史
上古历史 夏商周历史 秦汉历史 三国两晋历史 南北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隋唐历史 宋元历史 辽金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近代史 现代史

最新文章

  • 美国总统林肯签署法律禁止奴隶制
    美国总统林肯签署法律禁止奴隶制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评价说,林肯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已经成为世界 人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 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但是这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这位高评价的..

    清朝历史 2022-05-20
  • 美国诱迫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美国诱迫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驻华公使利用英法联军攻陷大洁,进逼津、京之机,伪装调停,诱迫清政府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签订 《中美天津条约》(又名《中美友好条约》)。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8日 《中美天津条约》30款。主要内容有:一、清政府倘准许其它国家公使..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杨翠喜妓案加剧清廷内部倾轧
    杨翠喜妓案加剧清廷内部倾轧

    杨翠喜是清末天津歌妓,贝子载振艳之。载振是庆亲王奕匡之子,段芝贵以巨资将杨翠喜买下,献给载振,得到署黑龙江巡抚之职。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由汪康年及夫人汪禾青主编的《京报》刚于3月份创刊,即载文披露此事,轰动京城。5月7日,御史赵启霖奏劾段芝贵夤缘无耻,以天津歌妓杨..

    清朝历史 2022-05-20
  • 创办《大公报》
    创办《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信奉天主教的满族立宪党人英华在天津创办《大公报》。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英华创办《大公报》,得到天主教资本家柴天宠、天主教堂主教樊国梁支持,集股逾万。英华自任社长,同时也撰写政论文章。 旧版《大公报》 《大公报..

    清朝历史 2022-05-20
  •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大沽是天津门户,东临渤海,北靠京山铁路,位置极重要。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6月15日,300名日军占领塘沽火车站,250名俄、法两国军队占领军粮城火车站。 16日,935名英、日、俄、德等国海军偷袭登陆,埋伏在炮..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1842年6月16日,英军在鸦片战争中,为了控制长江门户,攻陷吴淞、宝山,66岁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5日 陈化成(1776年 生),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曾任金门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平日善抚士卒,甚得军心。 鸦片战争爆发..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清朝颁发剃发令
    清朝颁发剃发令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5日 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

    清朝历史 2022-05-20
  • 康熙帝:童年的八大不幸
    康熙帝:童年的八大不幸

    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 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帝王之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优越,而且自幼身体强健,跟普通百姓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大帝的童年生活,竟遭遇了..

    清朝历史 2022-05-20
  • 医家、文学家、神秘隐士傅山逝世
    医家、文学家、神秘隐士傅山逝世

    傅山(1606--1684)(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六月十九日-农历六月十二日)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2日 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戊戌变法开始
    戊戌变法开始

    “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是1898年发生在我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1日 1898年1月,康有为上书皇帝,提出三条变法纲领:立即宣布实行变法;广开才路,各级官吏都有权向皇帝上奏折;全盘改革政权机关。上书以后,康有为等维新派到处组织学会..

    清朝历史 2022-05-20
  • 京师同文馆成立
    京师同文馆成立

    简称同文馆,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1日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先..

    清朝历史 2022-05-20
  • 乾隆:皇帝榜上的大孝子
    乾隆:皇帝榜上的大孝子

    乾隆皇帝这个人,自认为是有道明君,文治武功,天下无双。今天看来,他这个“明君”很值得商榷,他为人精明,别人确实不好蒙蔽他,但他傲慢自负,很容易被自己蒙蔽。 乾隆还自以为是一个大孝子,这点他倒是名副其实——在古代皇帝之中,没有第二个人比他对母亲更孝。 乾隆的母亲是个普遍的八旗人家姑娘..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揭秘:乾隆晚年懈怠政务的真相
    揭秘:乾隆晚年懈怠政务的真相

    帝国基本制度的变革探索在乾隆十三年画上了休止符,踩在近现代转型的门槛上,为何没有继续走下去?这是向市场自发力量的投降,对自然趋势的顺应?还是形势比人强,另有难言之隐?皇帝此后终其一生对此保持缄默,不作任何解释,也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乾隆十三年》,这名字乍看上去颇有些比附黄仁宇先生的《..

    清朝历史 2022-05-20
  • 倾国名姬陈圆圆逝世
    倾国名姬陈圆圆逝世

    陈圆圆(1623年4月3日-1695年5月16日,距今已{sys:(year(now)-1695)}年),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姬,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金牛里(现常州奔牛)人氏。 父业“惊闺”, 俗呼货郎。母早故,育于姨母陈氏家,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逝世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逝世

    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月22日—1836年6月10日),法国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大家熟悉的电流强度单位–安培,是为了纪念在1775年1月22日出生于法国里昂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玛丽·安培(Andre M. Ampere)而命名的。 点击查看..

    清朝历史 2022-05-20
  • 古代的严法下寡妇如何生活?
    古代的严法下寡妇如何生活?

    关于女人贞洁观的出现,到底是不是社会的进步,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讨论了。但是从人性的角度看,贞洁观的确是造成古代寡妇悲惨命运的主要罪魁之一。 由于贞洁观的出现,古代寡妇们只能独守空房、独受难奈的寂寞和感情的饥渴。痛苦寂寞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们,导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正常人格的特殊..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林黛玉情场之上为何胜过薛宝钗
    林黛玉情场之上为何胜过薛宝钗

    贾宝玉对林黛玉有激情,对薛宝钗有亲情,对史湘云有温情。可林黛玉在情场上为何败给薛宝钗?有人喜欢跟林黛玉类型的谈恋爱,哪怕过把瘾就死;有人更想娶薛宝钗那种女强人,不仅是贤内助,而且可以对外搞公关,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游刃有余。 一般情况下,林黛玉被公认为《红楼梦》的女一号,偏偏有人想把..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揭秘: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寡妇
    揭秘: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寡妇

    香妃是乾隆的爱妃。乾隆一生,先后封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共41人,仅次于康熙的后妃人数(55人)。香妃在其中地位不算是最高的,却是最受宠的,至少是最出名的。乾隆50岁以后选进的12位妃嫔,大都是13岁左右,最大的也不超过19岁,惟独香妃入宫时已是26岁,属于特例吧。 ..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慈禧如何由宫女荣升太后?
    慈禧如何由宫女荣升太后?

    慈禧年轻时也是一位美人。慈禧晚年常常炫耀说,年轻时宫里人都说她长得漂亮,大家都忌妒她。做过慈禧近两年女侍官的德龄,在她的书中如此描绘慈禧的外貌:“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清朝历史 2022-05-20
  • 揭秘:康熙帝八次拒受尊号内幕
    揭秘:康熙帝八次拒受尊号内幕

    康熙为何八次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在封建时代,给皇帝上尊号是一种“大典”,所谓“加上尊号,典礼甚大”。 因为对于一个乾纲独断、至尊无上的封建君主来说,权力和地位都已经臻于巅峰,无可再增,所以“上尊号”便是扩大政治威望、提高历史地位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皇帝拒绝这类活动,究..

    清朝历史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