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历史人物

诸葛亮如何使姜维投降的 第2页

编辑:爱上历史发布时间:2022-01-02 22:20

马遵听说蜀军将至,诸县纷纷叛魏归蜀,感到很恐慌,怀疑姜维等人也有异心,便抛下姜维等人,在夜里潜逃到上邦。姜维等人发觉后,追到上邦,马遵却紧闭城门,不放他们进去。他们又奔回冀城,冀城的守将也闭门不纳。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到诸葛亮那里去投降。

责任在于太守马遵

由此可见,姜维的投降,责任完全在于太守马遵,是由于他胆小生疑,自绝于姜维,姜维无处可归,才投降了。而不是像《三国演义》所说那样:是诸葛亮施用了反间计而收了姜维。

本传说:“维等乃俱诣(拜见)诸葛亮。”这个“等“字下面还有随从太守马遵出行的梁绪、尹赏、梁虔等人,他们都和姜维共同投降了:而《三国演义》却说梁虔守上邦,姜维奔至上邦,梁虔闭门不纳,还大骂日:“反国之贼,安敢来赚我城池!”这当然是不合史实的,因为梁虔已经和姜维共同投降了,怎么还能站在城上大骂姜维?

投降与姜维母亲无关

《三国演义》说诸葛亮设计收姜维,从他母亲身上作了文章。因为姜维是为了不使老母有失,才去守冀城的,从而使诸葛亮的反间计一步一步地得以成功。又说马谡失了街亭,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难保,诸葛亮派心腹人到冀城搬取姜维的老母,送人汉中。这都是与史实不符的。

本来姜维的投降与营救老母毫无关系,马谡失街亭后,姜维老母的下落也不像《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据《三国志》姜维本传记载:姜维的老母原在冀城,马谡失守街亭后,蜀军从冀城撤退,没有来得及接出姜维的老母,姜维便与老母失散了。

另据晋人孙盛《杂记》说:姜维投降诸葛亮后,与母亲失散。母亲在魏地给他写信,说是要他求取“当归”。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母);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这都是一语双关的话,“当归”是药材名,是暗示他应该回来;“亩”与“母”谐音,“远志“也是药材,姜维的意思是:应该为大局而割舍私情,母亲已经顾不得了,为了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回去了。据《三国志姜维传》说:姜维投降后,诸葛亮说他“心存汉室”,看来他归蜀后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另据《魏略》记载:魏军攻下冀城,得到了姜维的母亲妻子。魏国当局考虑到姜维的投降并非本意,而是被迫投降的,所以并没有拘捕他的老母妻子,也没有抄没他的家产。至于姜维以后是否与母亲妻子再团聚,史无明文,估计是分野悬隔,难得再见了。

《三国演义》和戏曲都把姜维描绘成忠孝两全的人物,事实并非如此。他原是魏将,对魏国自然谈不到忠,后来倒是对蜀汉做到了一个忠字,诸葛亮死后,成为蜀汉支撑残局的军事统帅,甚至在蜀汉灭亡后,仍然念念不忘复国,为此而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但从他降蜀的过程来看,对母亲却未能做到一个“孝”字,而且把“忠”比作“良田百顷“,把“孝”看成是一亩地,为了百顷也就顾不得那一亩(一母);为了“远志”,也就不考虑“当归”了。当然,孙盛所记大约只是一个传闻的故事,未必实有其事,姜维未必会对母亲说出那样绝情的话来;但无论如何,姜维并没有做到忠孝两全,这是时代所孕育的悲剧,姜维是无可奈何的。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