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历史事件

淞沪会战中国为什么主动出击 第2页

编辑:爱上历史发布时间:2022-01-02 22:19

老蒋最初的考虑,在上海打这一仗,是为了保住陇海路。因为如果阎锡山守不住大同,就没有办法将苏联的援华物资从大同经同沪路运往华中、华东。到那个时候,唯一依靠的就只剩下陇海路,苏联的物资经西北可以通过陇海路运往华中和华东。这是老蒋最初在日记里明确记载的。再后来,老蒋认为要分散日军在华北的力量,就需要开辟淞沪战场,这样才能解华北之围。总之,发动淞沪战役的目的是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而并非改变日军在地理上的优势。

据陈诚回忆录记载,他在淞沪会战发起之前向老蒋建议,把日军的进攻方向由从北向南转为从东向西。但是到了那个时候,虽然全年抗战已经开始,但因为两国实力悬殊,老蒋仍然希望西方国家能够从中干预,这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有着极为明显的表现。对于中日之间多年来的纠纷,始终得不到西方的关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在中国北方没有多少利益,所以发动淞沪战役最主要也是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引起西方国家的干预。

淞沪会战爆发前后,老蒋的日记多有对此战的记载。他在8月13日的日记中记载:倭寇战争持久时期约可一年……见五国大使说明中国态度。8月14日记载:以战争为建设导向……惟望神圣保佑中华,使沪战能急胜也。

所以说,发动淞沪战役的目的,更多的是在这方面的考量。老蒋在这几天频繁召见外国使节,在之前也在密切注意和积极处理中、日、俄三国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发兵淞沪,一是为了引起国际关注;二是淞沪地区具体的形势所迫。当然,在淞沪会战即将爆发之前,我们不排除有更为宏观的战略安排,但是到了即将爆发之际,宏观战略就会落在现实状况之上。而现实状况,就是中国并不愿意就此展开与日本的全面战争。

事实上,在淞沪会战中,日军并没有全面侵华的打算;中国方面虽然早已做好了这样的打算,但迫于现实原因,也只是“以军事为外交后盾”。所以说,“发起淞沪会战是为了转变日军的进攻方向”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