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间故事

嵇康和阮籍的故事 第2页

编辑:爱上历史发布时间:2022-01-02 22:12

嵇康装作没看见,只顾抡锤打铁。钟会在一旁站了许久,觉得没趣,只得转身回去。这时候,嵇康一边抡锤,一边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意思是说:你听到了什么来的?看见了什么走了?钟会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得说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见到了所见到的才走。这一来,钟会把康恨透了,总想找机会报复他。

后来“竹林七贤”因为志趣不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除了阮籍和嵇康,其他五人都先后投靠了司马氏。山涛做了选拔官吏的选曹郎,他将要升迁时,举荐嵇康来代替自己的职务。他把这事告诉了嵇康,满以为嵇康会感激他的。没想到嵇康回了封信给山涛,坚决拒绝做官。这封信,是一篇对事理剖析祥明,思想观点周密、文字流畅生动的散文。在信中,嵇康列举了自己不愿意同流合污、不适宜出来做官的理由,同时抨击了虚伪的封建礼教,讽刺了山涛违背当初的志向、热衷功名利禄的行为;对司马氏统治下的黑暗政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最后,表示了从此跟山涛绝交。这封信就是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字巨源)。司马昭知道了这事十分恼怒,就起了杀害嵇康的念头。恰巧在这时候,嵇康又卷入了一个案件。

嵇康有个朋友叫吕安,两人志趣相投,脾气也差不多。吕安有一次去看嵇康,正好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哥哥嵇喜客客气气地招呼吕安进屋。嵇喜是做大官的,吕安不肯进屋,只在门上写了个很大的“”字就走了。“鳳”是“凤”的繁体字,拆开来是“凡”“鸟”二字,吕安借这个字讽刺嵇喜不过是只平庸凡俗的鸟。吕安的哥哥吕巽侮辱了吕安的妻子,反过来却诬陷吕安对母亲不孝顺。

官司打下来,吕安请嵇康去作证。嵇康深知吕安是个光明正直的人,他根据事情的真相,担保吕安没有不孝顺的行为。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昭,认为这下可抓住了嵇康的把柄,就把他逮捕下狱了。在狱中,嵇康写了一首有名的四言诗一《幽愤诗》。这首诗叙述了作者自己刚直正派,因而不容于世;诗中对自己做事任性表示后悔,同时也正气凛然地说,自己所以身陷狱中,是由于别人的诽谤暗害。

嵇康蒙冤下狱以后,那个受了嵇康的气的钟会,这时候乘机落井下石。他对司马昭说:“嵇康是条‘卧龙,千万不能让他飞起来;您不愁得不到天下,唯有这个人值得担心哪!听说他还想帮助扬州都督母丘俭造反呢。对这样的人,应当早日除掉啊!”于是司马昭决定杀害嵇康。

这件事震动了京城洛阳。三千名太学生听说,纷纷上书司马昭,要求赦免嵇康,让他到太学去讲学,做他们的老师。司马昭当然不同意,下令将嵇康绑赴洛阳东市处死。行刑的时刻快要到了,嵇康看着太阳底下移动着的影子,他要来一张琴,弹起了一个叫《广陵散》的曲子。

凄婉悲凉的琴声,深深地感动了旁观的人,许多太学生为他涕泣流泪。嵇康惋惜地说:“过去有人要跟我学习弹奏《广陵散》,我没有教给他。从今以后,《广陵散》大概要失传啦!”嵇康死的时候才四十岁。阮籍和嵇康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们继承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创新,是“正始文学”(正始是魏帝曹芳的年号)中的两颗明珠,因而受到后人广泛的重视。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